普洱茶价值再认识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盛军)

云南是世界茶树原生地,全国乃至全世界各种各样茶叶的根源大多在云南的普洱茶产区。作为云南名片之一的普洱茶一直以来都备受市场热捧,同时,随着对普洱茶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这碗千百年来浸泡在茶碗里的叶子有了新的了解和认知。近日,有关普洱茶的话题正悄然升温,记者就普洱茶相关问题采访了云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盛军。

记者:我们如何来定义普洱茶?

盛军:国家标准将普洱茶定义为: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记者:为什么你会选择研究普洱茶?

盛军:云南有两个关于生命健康的特殊数据,一是云南是中国的五个长寿带之一,而且长寿带的地区是喝普洱茶傣族集中生活的地区德宏潞西和版纳的景洪、勐海;二是云南是中国三次癌症死亡率回顾调查中,四种癌症(肝癌、胃癌、大肠癌、白血病)的死亡率倒数第一的省份。这些数千年来积累的统计数据,为科学家研究人类长寿、寻找预防癌症的食物和规律提供了重要线索和科学依据。

记者:随着人们对普洱茶的不断认知,现在普洱茶已经不再是一种饮品那么简单了,那根据您的研究,普洱茶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功效呢?

盛军:由于多种有益微生物参与茶叶发酵,形成了普洱茶熟茶的许多特殊成分,普洱茶在功效上形成了发酵茶的特征品质,其中主要的有效成分茶褐素就是普洱熟茶的特征活性因子。茶褐素是晒青毛茶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微生物存在的条件下,在微生物酶和茶叶多酚氧化酶的共同作用下,茶多酚、蛋白质、茶多糖等聚合形成的一类大分子。由于具有茶多酚的功能基团,茶褐素一方面保持了茶多酚的许多功效特性,如抗氧化、抗肿瘤、抑制某些有害微生物,同时还增加了许多茶多酚没有的功能,如普洱茶中的茶褐素能够强力结合油脂,抑制人体吸收,显著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茶褐素能够络合茶叶中的咖啡因,所以不影响大部分人的睡眠等。同时,罗瑛等最新研究表明,利用野生型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测试甲醛对正常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普洱茶对正常细胞的保护作用,普洱茶可有效地预防甲醛导致的正常细胞死亡,提示了普洱茶对甲醛生物危害的防治功效。


记者:许多人说普洱茶不宜多喝,因为茶水会把人身体内的钙质带走,普洱茶真会让人体内的钙流失吗?

盛军:澳大利亚研究者最新研究显示,饮茶可以减少骨质丢失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杂志》上。研究结果表明,定期饮茶的女性尤其是老年妇女,较不饮茶者有较高的骨密度,饮茶者的骨矿物质含量较高,且骨密度丢失较少。台湾的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平均喝两杯茶,不论红茶、绿茶或乌龙茶铁观音茶叶,持续至少六年,将有助于强化骨骼。有关研究显示,茶叶中的茶多酚作用与雌激素有一定的相似性,可能可以对抗骨量的丢失。云南农业大学邵碗芳教授对老鼠灌胃普洱茶研究发现,在三个月观察期间,血液中钙水平没有变化。吉林中医药科学院的陈丽颖教授课题组用去除卵巢的大鼠研究了喝茶对骨密度和雌激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灌胃喝红茶和普洱茶的大鼠能够防止去除卵巢大鼠体内的雌激素减少,并能够防止由于雌激素减少造成的骨密度丢失。这一研究成果从动物实验水平解释了国内外关于喝茶能够防止骨质疏松的观察结论。

记者:最近网络上有传言说普洱茶中有黄曲霉素,喝多了容易致癌,是这样吗?

盛军: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对绝大多数微生物包括真菌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国内外有很多食品采用茶多酚做为天然抑菌剂。2003年,台湾地区曾经有过消费者对普洱茶长期存放污染黄曲霉、产生黄曲霉素的担心,台湾卫生管理部门委托孙璐西教授进行了相关实验,探讨普洱茶中可能存在的四种霉菌毒素-黄曲毒素、杂色曲霉素、赭曲酶毒素和桔毒素。他们抽验了普洱茶样品检验其含量,普洱茶样品来源有一般传统市场与商店,所有44件样品均未发现有此四种霉菌毒素存在。更为有趣的是,他们还特别在实验的未发酵的普洱茶样品中人为地加入黄曲霉菌,用传统的普洱熟茶发酵工艺进行发酵,竟然最后没有监测到黄曲霉的存在,更未监测到黄曲霉毒素。这个实验说明,在正常情况下,黄曲霉不易在茶叶中繁殖。最近,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对普洱市茶叶市场进行了抽样检查,共检测了27个生产厂家的普洱茶产品。抽检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未检出黄曲霉和黄曲霉毒素,检测结果将在近期公布。

记者:有人说食品每公斤含有小于5微克的黄曲霉毒素都是安全的,普洱茶中的黄曲霉素含量远没有达到使人致癌的剂量,所以普洱茶是安全的,是这样吗?

盛军:这不是剂量多少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的问题;我认为,无论何种存放条件,如果普洱茶以及其它任何食品检测到含有黄曲霉素,表明该产品一定受到了污染,无论含量多少都应该引起其注意,寻找污染源,排除污染源。食品安全人命关天,发霉变质的普洱茶是不合格产品,应该禁止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