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至2012年度全国茶馆十佳经理人候选人事迹介绍

2011至2012年度全国茶馆十佳经理人候选人事迹介绍

  1.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王秀兰

  王秀兰,从1972年起,已在中国茶叶行业贡献了整整40年,成为当今中国茶行业的领军人物以及探索中国茶馆现代化发展的领路人。作为企业的领路人,她率先将现代化管理手段运用到企业管理中,率先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举办开展绿茶节、茶文化节等宣传促销活动,开张了传统茶行业的发展壮大之路。在她的带领下,张一元公司连续多年居全国茶叶内销企业首位,成为我国老字号企业中的典范。

  在茶馆业的突出贡献:从2006年开始,王秀兰紧紧抓住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机遇,一鼓作气创办了"张一元天桥茶馆"和"张一元博元舫茶楼",再现了传统清茶馆与书茶馆的风貌。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王秀兰带领员工全面出色完成了奥运茶馆数十个环节的整套运营方案,圆满完成了奥运村茶艺室的运营服务任务,得到了国家领导、北京市委和奥组委的高度赞扬。

  获奖受表彰情况:被国务院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茉莉花茶制作技艺唯一的国家级传承人,并荣获中华传统技能技艺大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十大影响力企业家、首都劳动奖章、中华老字号传承创新优秀掌门人、西城区突出贡献人才等荣誉称号。

  2.北京老舍茶馆有限公司董事长 尹智君

  老舍茶馆自创办至今累计接待近150位世界各国政要、众多社会名流和400多万中外宾客,完成了奥运会、亚欧首脑会议等国内国际一系列重要文化任务,同时坚持为民服务活动33年如一日,成为京城著名的公益品牌。此外,还开展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推广普及活动,以茶馆这一特殊的文化载体弘扬并传承了中国的民族文化以及传统艺术。尹智君以自己的亲自实践,使老舍茶馆成为"第三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被北京市工商局认证为北京市著名商标,为北京乃至整个中国茶馆界树起了一面中国文化的旗帜。

  在茶馆业的突出贡献:先后开办老舍茶馆四合茶院、新京调茶餐坊、品珍楼食府、艺苑非遗演出中心、老北京传统商业博物馆等创新型业态、活化了老北京六大传统茶馆形式,持续研发推出文创产品,亲自参与创编了《四季北京·茶》、《城南往事》等特色节目,主持研发的五环茶、同心杯等"老尹记"创意茶品荣获北京礼物金奖。此外,她先后赴日本、韩国、毛里求斯、德国、瑞典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澳门地区开展文化交流和推广活动,致力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做贡献。

  获奖受表彰情况:尹智君本人先后当选为北京市第十一届党代表、北京市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西城区十三、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曾荣获2006年宣武区委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第三届北京市优秀青年企业家银奖,2007年第二十一届北京市"五四"奖章标兵,2007年北京企业报十佳优秀领导者,2008年中国创意产业先进个人,奥运巾帼奉献奖,2009年度宣武区文明标兵,2010年北京市参与世博会先进个人,第十二、十三届"首都旅游紫禁城杯"最佳个人奖,新中国60周年茶事功勋人物,"陆羽奖"国际十大杰出贡献茶人,2012年度国际十大杰出贡献茶人。

  3.辽宁和静园企业创始人 王琼

  1996年在沈阳创立中国北方第一家高级专业茶艺馆--和静园茶楼;1998年创立中国第一份茶人报--《和静园茶人报》;2000年率和静园茶艺表演队表演的主题茶艺《白云流霞》获中国首届茶艺大赛三等奖;2001年在沈阳电台创办谈话类节目《和静园茶人时间》,并出任主持人;2003年创立中国首家茶人俱乐部--和静园茶人俱乐部;2005年在沈阳创立中国北方首家普洱茶馆--和静园茶人会馆;2007年在北京创立和静园当代艺术馆;2010年在北京创立和静园茶文化有限责任公司;著有中国首部茶散文集《白云流霞》;2010年创立的《和静茶道》在国内外荣获亚洲茶道大赛冠军、中国国际茶服表演大赛金奖、亚洲茶人杰出案例等奖项。

  对茶馆业的突出贡献:自1996年创立东北第一家专业茶艺馆和静园茶楼开始,致力于中国茶艺馆经营管理体系模式的探索;录制出版了唯一一套专业茶馆培训用光盘视频《中国茶道经典》,发行至今为国内茶馆培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利用互联网平台与有识之士共同分享。编写了中国茶艺师职称评定教材,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茶艺馆经营者进行指导,对从业者进行培训。

  获奖受表彰情况:2001年获得中国茶道专业委员会指定茶道教师称号。2001年参加全国首届茶道茶艺大奖赛,和静园茶艺展示队获得三等奖。2010年创立《和静茶道》,和静茶道展示队在国内外先后荣获亚洲茶道大赛冠军、中国国际茶服表演大赛金奖、亚洲茶人杰出案例等奖项

  4.湖南白沙源茶馆董事长 王文静

  自2002年筹建白沙源茶馆以来,始终依托白沙古井深厚的历史资源及活水源头,全心全意管理并创建自身的品牌及文化系统,并于2006年创建性地开发了白沙源六个系列心意茶。2011年至今,提炼真心茶道,推广真品、善品、美品三道茶道茶,把茶馆品牌及茶文化建设推向新高。

  对茶馆业的突出贡献:带领白沙源茶馆荣获全国十佳特色茶馆称号,成为湖南茶馆界的一支标杆力量,得到湖南茶馆业界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社会大众的高度认可,将湖南新时代茶文化的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获奖受表彰情况:2011年被评为湖南茶馆十佳经理人,同年被评为全国十佳金牌茶艺师。

  5.广州茶艺乐园董事长 陈国璋

  为弘扬中国茶文化、传播中国茶艺,于1993年在广州创办了茶艺乐园(中国)有限公司,率先把台湾茶艺引入国内并与传统艺术相结合,将港澳台饮普洱茶的习惯带入国内。为推动普洱茶文化的发展,1996年创办了首家"绿色茶叶银行",将普洱茶作为有价期货,2001年茶艺乐园普洱俱乐部正式在广东省江门市成立。

  对茶馆业的突出贡献:为带动普洱茶文化的普及,经常深入云南茶山山区,为茶农带去最新的茶业资讯。不少关于普洱茶的品饮交流、茶艺发展的作品在国内多个媒体发表。2011年成立首家以个人名义注册的茶文化馆,为我国茶文化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获奖受表彰情况:第五?中国普洱茶节、"首?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茶马奖。

  6. 江西协和昌品茗轩董事长 胡玲

  从2000年9月成立江西协和昌实业有限公司(原江西省协和昌茶叶有限公司)始,带领协和昌成为江西唯一一家集茶叶产、供、销、品茗为一体的茶叶名企。长期以来,胡玲注重多元文化的兼收并蓄,在茶楼内既销售井冈云雾茶、江西绿茶及茶具,还设有古色古香、格调高雅的品茗室。分店协和昌品茗轩与江南名楼滕王阁相望,并与滕王阁浓郁文化融为一体,互为增色;还配备了一支精湛的茶艺表演队,充分展示中华茶文化深厚的内涵。在胡玲努力下,协和昌连续三届荣获泉国百佳茶馆、连续二届当选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对茶馆业的突出贡献:协和昌品茗轩是江西省委、省政府指定接待茶馆。胡玲本着以质取胜、诚信为本、敢于创新、实施品牌战略、茶文化带动茶产业的经营理念,带领协和昌先后获得"中国品牌建设十大杰出企业""新中国六十周年茶事功勋企业"等称号,使这家百年老字号在新时代中焕发光彩,为江西茶业树立了品牌发展模式,为中国茶文化及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获奖受表彰情况:2005年中国品牌建设十大杰出企业家,2011年中国茶叶行业十大经济人物。

  7. 山东聊城天运茶楼总经理 刘广利

  2003年筹建天运茶楼,历时十载,将天运茶楼打造成一家集文化、商务、休闲、旅游观光、字画展销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茶艺馆,先后被评为"全国百佳茶馆",是"山东省茶文化协会理事单位"、"山东省茶艺师培训基地"。另外10年间,投资近300万元先后打造三艘茶舫投入运营,使天运茶楼成为省内唯一一家茶楼与河湖连面的特色茶楼。

  对茶馆业的突出贡献:成功举办了两届山东聊城茶文化节,并在第二届茶文化节期间推出了聊城市首届秋茶采购会和聊城市首届大型民间紫砂壶精品收藏展。此外,2006年在茶楼新建"天运书画院",为广大茶人提供联谊场所,多次举办雅集展会和专题研讨会,促进了聊城茶文化的普及。

  获奖受表彰情况:2012年在中国潍坊文化艺术占设计的"谈茶壶"荣获金奖。2007年获得聊城市十大杰出青年,2006年荣获聊城市十大优秀青年。

  8. 上海湖心亭茶楼总经理 丁文莉

  长期重视对湖心亭茶楼的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建设。2009年底,经过与上海市文物局协商,斥巨资对湖心亭茶楼进行了整体维护保养工程,并于同期针对茶艺、服务、礼仪规范等各方面聘请专业导师对全体服务员开展培训课程,使湖心亭茶楼不论是在服务质量还是在整体环境上都有了显著地提高。为了打造湖心亭品牌,满足不同消费阶层需要,亲自参与湖心亭品牌形象设计以及新品的开发,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现在已经开发出湖心亭品牌多个系列的茶礼、茶具等,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带领湖心亭茶楼先后荣获了"上海市著名商标"、"中华老字号"、"全国十佳特色茶馆"、"长三角城市群茶香文化体验之旅示范点"、"上海市星级茶馆"、"2012陆羽奖单项奖--中国最具影响力老字号茶楼品牌"等诸多荣誉称号。

  对茶馆业的突出贡献:以弘扬中国茶文化为己任,2009年以来已连续三年围绕湖心亭品牌精心策划和举办"上海豫园国际茶文化艺术节"活动,不仅邀请全国各地优秀茶企茶商展示茶文化,还积极邀请专家举办高峰论坛,共同探讨中国茶产业的发展前景,同时利用茶文化活动契机,积极探索资本与茶企的对接,牵线搭桥引入新加坡祥德投资基金与参展茶企合作,寻求投资机会。

  获奖受表彰情况:上海市茶叶学会理事、上海市茶叶行业协会理 、上海市黄浦区人大代表、黄浦区"三八红旗手"、"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优秀经理"等荣誉。

  9. 河北唐山金古月茶道会馆董事长 胡智学

  2002年出资赞助内部刊物"赵州吃茶去",2004年承办河北省第五届金秋茶会,并参与组织成立河北省茶文化学会,2007年策划并实施"迎奥运·茶火炬"进北京活动,2010年承办河北省第十届金秋茶会,2012年承办河北省第十一届金秋茶会。在行业内首次提出"六好茶人理念"。

  对茶馆业的突出贡献:通过多年的茶文化实践活动,向唐山市民传播爱茶、懂茶、喝茶的理念,将茶道健康带给大众,用茶道美学感染大众。

  获奖受表彰情况:获河北省茶文化事业特殊贡献个人、中国茶产业发展先进个人称号。

  10.内蒙古赤峰市茗贵茶楼董事长 杨宝霞

  茗贵茶楼是一个集品饮、茶宴、信息交流、商务洽谈、休闲娱乐等服务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的"茶文化"场所。杨宝霞在2007年亲自设了装饰考究、环境幽雅的茗贵茶楼,为当地"茶文化"行业填补了空白,为本地区的招商引资、当地居民业余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引导和培养了当地人更深入地了解茶文化?、茶知识,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几年的发展,茗贵茶楼不断发展壮大,品牌已经在国家商标局注册,成为内蒙古的一个知名品牌。

  对茶馆业的突出贡献: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杨宝霞经营的茗贵茶楼引导教会了很多少数民族兄弟饶有兴趣地品饮佳茗,使很多少数民族兄弟成了执着的茶人,同时带动了本地区茶馆行业的兴起。

  获奖受表彰情况:荣获2011年度"全国金牌茶艺师"称号。

  11. 福建静茶访总经理 黄铖艇

  从公司创立至今,坚持以茶叶品质为企业发展核心,做良心茶,做纯粹的武夷山文化茶;联合福建省红十字会在西湖文化店举行了名为"爱心在传承"的获奖茶品和名家画作义拍活动,筹集善款捐助饱受雨灾的闽北地区。

  对茶馆业的突出贡献:引领福州茶馆文化的潮流之先,在茶馆经营模式、服务、环境及其他方面都有新突破。

  获奖受表彰情况: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红十字会人道荣誉奖。

  12. 黑龙江省哈尔滨天下茶缘茶馆董事长 张宇辉

  率领天下茶元将现代茶道艺术和中国文化相结合,创办风格古色古香、环境优雅清新的茶艺会所,集商务聚会、文化交流等内容为一体,并荟萃各种高端乌龙茶、绿茶、红茶及多种茶食、高档茶具、名人字画,打造黑龙江省内一流的、专业的、标准化的茶会所。

  对茶馆业的突出贡献:积极实践、大胆开拓、勇于创新,为黑龙江茶馆业的经营尽心尽力,在哈尔滨市民的茶文化推广普及方面贡献了力量。

  获奖受表彰情况:2006年哈尔滨"五四青年奖章",2006年"哈尔滨市青联感动人物",2008年第十一届哈尔滨市十大杰出青年,2008年北京奥运哈尔滨站火炬手,2009年黑龙江省青联"优秀青联委员"和"奉献奖"。

  13. 浙江省杭州韵和书茶馆总经理 吴艾倩

  2010年投资创办韵和文化产业。荣获了"杭州市最具品质生活体验点、首批市民悦学体验点、社会资源国际优秀访问点、杭州市文化娱乐品牌企业""杭州休闲美食体验点""杭州市最值得推荐茶楼餐厅"等荣誉。

  对茶馆业的突出贡献:通过创办书茶馆,创意"书茶一味"理念,推出"文人茶",极力打造富义仓码头为"中国茶都第一码头",提升茶文化内涵,创新了杭州茶馆业的经营模式。

  获奖受表彰情况:被授予"运河文化传播使者"、"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使者","全国浙商十大财智女人","区年度优秀文化先进个人"等称号。策划的《运河闻道》、《韵和讲堂》、《社区阅读 图书漂流》连续两年受到杭州市政府的文创资金扶持。

  14. 贵州省贵阳九品工夫大好茶味茶馆总经理 黄伟

  2006年主持贵州省首届品茶斗水大赛;2008年参与编撰《贵州百科全书》;2010年参与编撰《贵州省茶百科全书》;2011年参与编撰《贵州茶馆》;2011年受聘贵州省茶校专业讲师。现任贵州省茶馆业协会副会长、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对茶馆业的突出贡献:通过参与贵州省质监局制定贵州省茶馆业服务标准、贵州省茶馆业星级评定标准,对贵州茶馆业界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获奖受表彰情况: 2011年获贵州省"十一五"茶产业发展贡献奖。

  15. 山西大同泓瑞商务茶楼董事长 林静

  在2000年开办了大同第一家专业品茗的"泓瑞茶艺馆";2002年开办了大同第一家以台湾花式红茶为主的"泓瑞红茶坊";2005年在市中心开办了适合年轻人口味的"泓瑞茶吧",主营花草茶;2007年在大同开办第一家普洱茶专卖店;2009年开办大同第一家大型演艺茶馆;2012年又在大同创办了"泓瑞茶城",将30来家全国知名品牌的茶叶引进大同,一路走来,为大同茶行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茶馆业的突出贡献:林静是大同最早以推广茶文化为己任的文化产业的领军人物,对大同地区茶文化的普及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全市好多店的员工或店长,都曾在泓瑞参加过学习或培训,多年来,她总是最先把全国茶行业新型模式、流行商品引进大同,成功举办"大同泓瑞首届茶文化节",受到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商务局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与肯定,为大同茶馆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获奖受表彰情况:被商务局领导推选为"大同茶业流通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