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沱茶最早产于下关,历史悠久。下关沱茶是云南茶中相当古老的一种茶品,早就名扬省外。清代末年,云南茶业集散市场逐渐转移到交通方便和工商业发达的下关。下关永昌祥、复春和等茶商改团茶制成碗状形沱茶,经昆明运往四川省重庆、叙府(今宜宾)和成都等地销售,故又称叙府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云南沱茶生产数量和质量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畅销全国。云南具有代表性的是下关沱茶。 一、下关沱茶的历史 下关沱茶作为紧压茶类的代表,型制经典,其凹面看像厚壁小碗,凸面看似小圆,其外型精巧玲珑,色泽褐润。现代形状的云南沱茶创制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明代的"普洱团茶"和清代的"女儿茶"(又叫私房茶)演变而成,1902年由下关"永昌祥"商号成功定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早在明代(1368-1644年)谢肇浙的《滇略》一书在有"土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的记载。普茶指普洱茶,说明当时已有将散茶蒸后,加工揉制压缩体积,便于携带的压制茶了。清代阮福《普洱茶记》载:"小而团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团茶也。"清人张泓《滇南新语》亦说:"普茶珍品,则有毛尖、芽茶和女儿之号。女儿茶亦芽茶之类,皆夷女采制,货银以积为妆资,故名"。由此可见,到了清代,下关沱茶的加工雏形已形成。 下关沱茶的创始人为大理喜洲"四大商帮"之首的严子珍,他于1902年与江西商人彭永昌、北城商人杨鸿春合资创立了"永昌祥"商号。在国内主要做滇藏和滇川贸易,国外主要做滇缅、滇印贸易。他们对原有的形状加以改进,吸取了"月饼形"团茶的小巧和便于运输,又充分考虑到了防止团茶因过厚而内生霉变,以及在运输贮藏过程中的后发酵因素,创制了这种小碗臼形的下关沱茶,其最大的设计特点是:能使团茶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的增大表面积。如此精巧的设计,既保证了紧压团茶良好的透气性,又增大了团茶凹凸面与空气的接触,能有效地促进其缓慢地有氧自然发酵过程,对生料团茶的后发酵十分有利,能使其长期贮藏,彰显沱茶品质。 "沱"是"团"转化而来,在川、滇方言俗语中,人们习惯将团块状的固体物称为"坨",故而得名沱茶。也有说法,由于下关"叙府茶"销川后,经沱江水冲泡,色、香、味俱佳,当地人为了表达对此茶的珍爱,遂将"沱江水"与"下关茶"进行文化联系,雅称之为--"沱茶"。下关沱茶由云南省下关茶厂生产,该厂创建于1941年,位于云南省最大的紧压茶加工中心和茶叶集散地--大理市。大理地区悠久精湛的制茶技艺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为下关沱茶的优良品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下关茶厂是我国西南地区建厂较早、规模较大的茶叶加工企业,是弛名中外的"云南下关沱茶"的发源地,也是国家定点生产边销紧压茶的重点厂家。1941年春,云南中国茶叶贸易有限公司和蒙藏委员会合资兴办"云南中国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康藏茶厂",1948年4月改名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新康藏茶厂"。新中国建立以后,人民政府于1950年4月接收了新康藏茶厂,将其更名为"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下关新康藏茶厂",后又相继改名为"中国茶业公司下关茶厂"、"云南省下关茶厂"。1994年改制为"云南下关茶厂沱茶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通过国企改制成为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在已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和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国家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和原料储备企业。是云南省现有茶叶企业保持传统品牌地位并在市场一直处于稳步发展的重要企业。 二、下关沱茶的特点 由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下关沱茶,其晒青毛茶选自顺宁、景谷、佛海等不同的州(县)和缅甸邻邦。80年代以来,茶厂开始拥有自己的茶园基地。由于在选料、处理方法上的不同,使成茶在色泽、香气、滋味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沱茶有两种规格,各具特色。一种是选用优质青毛茶加工制成,具有色泽乌润、汤色精澈,馥郁清香,醇爽回甜的品质特点,主销国内市场。另一种是采用普洱散茶作原料,制成的沱茶远销至西欧、北美等国际市场。其色泽褐红,汤色红浓明亮,性温味甘,滋味醇厚。 传统的下关沱茶分为100克和250克两种,其造型独特,状如碗臼,背窝深而窄。 三、下关沱茶在云南茶产业中的作用 1、打造了云南茶业的知名品牌 2、开拓了云南茶叶的国际市场 3、丰富了云南茶文化 4、推动了云南经济的发展 下关茶厂利用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民俗民风,把白族的饮茶习俗和民居风格与沱茶的消费形式和饮用充分相结合,不仅推动了云南茶产业的经济发展,也为茶文化的内涵注入了新的血液。下关茶厂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抓好种植、加工、营销各个环节,融茶文化产业发展之中,丰富茶产业内涵,实现茶产业升级,同时促进茶产业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提搞茶产业的整体效益,实现农民、企业和财政三增收。 四、下关沱茶的发展前景 1、云南茶叶生产现状 2、从沱茶的发展空间看 3、从沱茶的发展潜力看 4、从沱茶的发展环境看 5、从增加农民收入看 作者:周红杰(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