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沱茶是我国云南的名牌之一。在国内,尤其是四川、西藏,提起下关沱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下关沱茶三次荣获国家银奖和"世界食品金冠奖"、被评为"中国茶叶名牌",产品销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地区,并出口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 种名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的形成、发展有着长期的历史文化的底蕴,在边疆民族地区,有民族文化的底蕴。在大理,是白族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下的一种智慧的结晶。 一、沱茶是汉字记白族语,意为用模型加工出来的茶 现在,沱茶很有名气,但为什么叫"沱茶"解释不清楚。有一种流行的解释是什么"沱江的水泡大理的茶",因此称为沱茶。对此,我却有着另一种不同的解释。 我家是大理喜洲白族人。民国初年来到下关开茶厂。后来,厂设在仁(人)民街下段。厂名叫"元春茂"。我家以生产沱茶为主。沱茶,我们白族人称为"tua zao","tua",意为用模具托出来的东西。如,模具托土基,称"tua tu zuai"。"zao"为茶叶。"tua zao"就是用模具压出来的茶。它有别于散茶。白族语的"tua"字不好写,就用汉字记录为"砣",又考虑到,茶叶要用水来冲泡,故雅化为用三点水旁的"沱"字。就写成了今天的"沱茶"二字。一句话,沱茶二字是汉字记录白族语,用模具压出的紧压茶的意思。 二、紧压茶的出现,是顺应"滇藏茶马古道"和"蜀身毒道"运输的特殊情况而产生的。 紧压茶,即下关沱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为了适应长途运输之需要而出现的。我们知道,散茶服用是比紧茶要方便得多的。那么为什么要花大力气做紧压茶呢。 这要从下关所处的地理位置来思考。 下关从古至今都是滇西的要塞,是交通枢纽。下关,白族语称之为"耳国",意为下面的关口。下关一名,因关隘地形取义。又称为龙尾关,唐•樊绰《蛮书》卷五载:"龙尾城,阁罗凤所筑,萦抱玷苍南麓数里,城门临洱水下。河上桥长百余步。过桥分三路:直南蒙舍路,向西永昌路,向东白岩城路。" 元•郭松年《大理行记》载:"河尾桥之西有关焉,北入大理,名龙尾关,即蒙氏所筑也。西扼苍山,东属洱水,其高壁危构,巍然犹存。"在唐宋南诏大理时期此地与上关遥遥相对,是扼守大理的重要关隘。故有"六诏雄关"之称。又是与缅甸、印度交通驿站之一。成为东南亚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门户。自古以来两道重要的古道在这里交汇。 一条称"蜀身毒道",另一条称为茶马古道。 "蜀身毒道"的历史很长,它的发现比我国西北的丝绸之路还要早得多。西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时就发现这条道早就开通了。 现在学术界称此道为"川滇印缅古道",或"中国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大理的下关是其咽喉之地。四川成都至滇池的朱提道(含五尺道)及经成都到临邛、雅安、西昌、大姚、祥云的灵关道都在大理的下关会合,由下关过永昌,抵缅甸北部,达中亚。 博南古道为"蜀身毒道"的咽喉,朱提道和灵关道的汇合处即今祥云县,经弥渡、下关、漾濞、永平诸县(市),西接永昌(保山),全长500多公里。汉元封年间(前110-105年)修筑,因其主要路段盘绕永平县之博南山而得名。 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汉明帝拓修博南古道。有的地段用石板辅砌,直通澜沧江边,通过著名的霁虹桥,进入永昌(保山)境内,故又称永昌道。博南古道为历史上最早的商道。 下关四通八达,是滇西交通枢纽。 东路:从大理城出发,经观音塘、太和、荷花村、到龙尾城(下关)过西洱河,东行经飞来寺、赵州(今凤仪)、白塔寺、小哨、石门关、白岩、加买铺、倚江铺、清华洞、青海营、高官铺至云南驿。继续沿朱提道东行,经普棚、沙桥、沙却馆(今南华)、吕合、楚雄抵中庆(今昆明)。元代至元年间行巡使郭松年正是从这条路线由中庆到大理的,在他的《大理行记》中对途经州县的山川风物都有详细记录。 另一条是自云南驿汇合处向北,经弄栋(今姚安)、永仁江边渡口,渡金沙江至会理,抵西昌。这两条都是通往内地及四川的通道。 东北路:自大理城向东北行,经挖色、长邑村、双廊、黄坪、鸭子庄、金江、渡金沙江至永胜;另一条是自下关向偏北行,经石龙、华营、宾居、州城、牛井、力角、热河、金江、渡金沙江至永胜。这两条在元代都是通往四川的干道。 北路:自大理城北行、过银桥、湾桥、喜洲、周城、龙首关(上关)、沙坪、邓川、右所、三营、牛街、甸南、剑川城、甸头、三河、达九河(今白汉场),(这是元世祖忽必烈进攻大理的路线之一,但是是逆行。由北往南行。)。至此又分三路,一是东行到丽江,转达四川盐源;二是北行经龙蟠、中甸、转到西藏;三是西行经石鼓、巨甸、维西转抵西藏。 西路:自下关西行,过西洱河,经塘子铺、平坡、三块田、金牛屯、漾濞城、跨云龙桥(漾濞江),经太平铺、打牛坪、胜备江至黄连铺,经新白土铺、菖蒲塘、梅花铺、永平城、曲硐、大花桥、越博南山,经杉阳、大禾铺,过"霁虹桥"(澜沧江),经水寨至永昌,再经蒲缥到腾冲。此条为"博南道"。 另一条自漾濞跨云龙桥后西北行,经沙坡村、沙坝村、天耳井、石门井、过砥柱桥(跨江)至云龙州城宝丰,经上哨、马鞍山,过飞龙桥(澜沧江)至桥街,再经水井村、笔峰哨、老窝至六库、片马,是通往缅甸的又一通道。 南路:自下关南行,经瓦房哨、大仓、巍山城、金顶庄、南涧、阿克塘、新街、石佛、下鼠街至景东及普洱。经普洱进入西双版纳地区。这一条和以下的都是茶马古道的一部分。 另一条自下关经大仓南行,经甸中、庙街、巍山城、白塔、热水塘、茶克塘、乐秋、三台哨、凤凰山、石箭、公郎、一碗水,过神州渡(澜沧江)至云县达临沧。 再一条自下关经巍山城南行,经热水塘、五方坡、大坪坡、菖蒲塘、平安哨、橄榄墉、南涧、阿克塘、虎街、罗莎塘、牛街、新马街、下鼠街至景东及景谷等地。 以上道路多为山路,或为高山或为深谷,异常艰险,行走极为不便。以人背马(牛)驮为主,都是茶叶运输的通道。要走通了,短的十多天,长则三至四个月。散茶是很能难适应的。只有紧茶能防压、防潮、耐磨、节约空间,一句话能经得住长途马帮运输的考验。 什么叫"茶马古道"?一般来说,古今用骡马驮运茶叶为主的多种商品行走的交通路线就称之为"茶马古道"。我国从唐代开始,历史上有记载的主要有三条。从唐王朝的首都长安通向拉萨的文成公主进藏之路,称唐蕃古道。从四川省省会成都通往拉萨之路,称川藏道。从南诏大理国的国都--阳苴咩城即今天的大理通向拉萨等地称南蕃道,即南诏与吐蕃之间的道。后人又称滇藏道。 滇藏道起于云南茶叶的主产区思茅普洱,向北行到达下关,几乎所有从产地运来的茶叶在下关都要经过检选加工后又分路运出。有一部分继续向北行。经剑川或鹤庆到丽江、中甸运抵西藏、印度等地。这样的运输是十分遥远而艰难的,紧压茶就是为了适应这种长途运输而产生的。 这是大理白族人民为了长途运输茶叶的需求的一种发明和贡献。 三、下关在一百年前就是云南乃至全国紧压型普洱茶生产的重要基地。 下关自古以来是白族聚居区,远的不说,在清代后期,下关已发展成为滇西白族商贸重镇。曾有大大小小上百家商号云集于此,热闹非凡。在清末至民国年间,在此逐渐形成了"腾冲"、"鹤庆"、"喜洲"三大商帮称雄的局面。前两帮后来受了挫折,喜洲帮实力大增。这些商帮,主要是喜洲帮的四大家,八中家,十二家都大都在下关起房建屋,兴建茶厂,大做紧压型普洱茶即沱茶。这些商帮,腾冲帮主要是汉族,鹤庆帮大半是白族,喜洲帮全是白族。其他中小工商户多数是白族,他们在下关请的做沱茶的技师和工人绝大多数是白族。所以说沱茶是白族的名牌产品。 经我们实地调查,现下关镇的中丞街、龙尾街一带,从明代以来,上百人家,几乎家家都是前面开店铺,后面设工厂。加工各种手工业产品。其中茶叶是大宗产品。清初以后向关外发展,正阳片区即老下关的四方街地区包括启文街、振兴街、正阳街、新文街、朝阳街、子河巷、西大街等交叉地段,是一片商贸经济区。尤其是启文街、子河巷一直到黑龙桥东是下关镇最繁华的市场经济区。这里从早到晚,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商贩杂货菜蔬齐全。这些地方,有很多的堆店和加工沱茶的工厂。 如:西大街东起福庆巷口,西至市农机厂止。是下关西通博南古道的起点站。也是茶马古道、川滇缅印古道上重要的驿站。20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这里每天有1000多匹驮马路过。街上建有腾冲帮的"洪盛祥"、鹤庆商帮"福庆店"等十多院堆店。现街的东排已拆除得差不多了,西边还有石家的一个大院子和其他的五六家小院子。仅此条街就有加工沱茶的工商户二十多家。 抗日战争以后,今天的人民街一带成了"新市场"。仅此条街上就有加工沱茶的大一点的工商户就有"成昌"、"锡庆祥"、"元春茂"、"复春和"、"鸿兴源"等十余家都是白族商帮。 当时的茶叶主产区思茅、普洱一带是不加工沱茶的。为此,我问了一些老人。老人们说,那些地方虽然出产茶叶,但是天气热,潮湿度大,不利于茶叶的加工和储存。而下关是有名的风城,空气流通量大,天气很干燥,在没有电器烤干设备的年代,是全云南省最适合加工茶叶的地方。在这里加工的茶叶,只要方法得当,一般不会发霉变质,因而质量有保证。有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再加上有文献名邦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和有较高文化的生产工人,日积月累,不断的总结,不仅创出了名声,而且赢得了顾客和广大的市场。百年来下关成了云南乃至全中国沱茶生产最大的基地。沱茶是白族人民向汉、藏各兄弟民族献上的一份厚礼。它用一团团紧密的一天比一天成熟的普洱茶向世界证明:白族和各兄弟民族,大家永远紧密的连系在一起,越来越亲热,谁也离不开谁。 作者:张锡禄(著名白族史学家、大理学院历史研究所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