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周重林和李乐骏正在广州茶博会现场忙得不可开交,因为新书《茶叶江山》的首发,两位年轻学者面对着蜂拥而来的购书大军,手写签名一度到腕不能提的程度。 而我在同一天上午,收到了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杨玉洁小姐寄来的《茶叶江山》样书,一翻之下,除了油墨清香,竟生出好一番感动--像茶叶与江山这样的命题,这样一种需要宏大背景和丰厚人文驾驭的素材,在这本不过208页的书册中,被论述得如此鲜活生动。 在中国,恐怕没有哪一种物质,能像茶叶这番被人从古到今、从里到外、从朝野至田垄、从东方到西方……始终翻来覆去、津津乐道地诉说,究其原因,茶叶里牵涉了太多的历史兴衰和家国命运,对国而言,它是中华复兴的重要旗帜和标识; 对家而言,华茶的沉浮起落以及商业兴衰,曾经见证了许多最优秀的中国人,在其所处不同的历史阶段里,留下的意味深长的一瞬。 中国茶叶的江山如何界定?这是一个关乎中国茶在世界茶叶版图中究竟拥有何等话语权的问题。过去在中华文明的极盛时期,这完全不成为一个问题--万国来朝、唯我至尊,谁会否认那些富丽得几近奢靡的茶风茶事中所扬抑的,是最迷人的茶汤? 而自清以后,国势衰弱不但使得巍巍中华之领土被人得寸进尺地分割,连一片茶叶的原产地归属,都成了莫衷一是的辩题。这其中最大的推动力,其实是茶叶由物质上升到文化,然后又从文化返归到物质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和文化价值。 在今天,当我们走进任何一种形式的喝茶空间时,关于茶叶,我们会听到的是各种版本各种主题都暗通销售的文化故事,但是对于一片茶叶在中国命运数次起落的关键时刻,所起到的作用,却被长久漠视。 其实放眼望开去,越过眼前的这杯茶,如果时光倒流几百年--你会看到位于中国边疆却是居世界中心、跨越滇川藏青海数省区的"茶马古道"上,那些马背上沉甸甸的茶箱和那些离乡赶马人的身影;而那些因茶而兴的边陲小镇上,留下过情歌声声; 甚至在藏区那一望无垠的蔚蓝天幕下,因茶本身与佛教渊源的深厚,茶既是当地人的生活需要,也成为一种精神信仰。茶叶江山,臻此境地,谁能说,它不是我们最怀恋也最需要的那份味道、家国与生活? 写到这里,不由得想起2013年的夏天,我和周重林在飞往中国南方城市的航班机舱里,对坐谈论中国茶叶复兴的情景--他从自己装满了书的沉重背包里,掏出笔记本刷刷写下几句话。 然后抬起头笑着告诉我:"在变得和茶叶有关系的这些年里,无论是想到什么、看到什么、理解了什么,我一定会随时记下自己当时的感受和观察,这几乎成了一种条件反射。而我在想,像茶叶这样的物质,本身有自己的疆域划分和文化脉络,它应该也必会成就一番江山气象。"这一份话里话外的坚持,令我感动至今,让同样身为中国茶叶书写者的我,忽觉到我辈青年在中国当下的茶业飞速发展中,所应肩负的责任及使命。 茶叶江山,不遑相待;茶业中国,正在徐徐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