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5月,大四,我从广州实习回昆。从小在昆明长大的我,还是不习惯广州的天气。我,赵思明,是个90后,有时有点内向,整体是个外向型。 我这个像男生的名字,总是思念明天,但我还是想活在当下,于是把思字拆开,叫"田心"算了。 ("能文能武"的田心) 我在广州的时间只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让我第一次尝试到了独自乘坐33个小时火车的生活,感受到了下班回家以后没有饭吃的生活,体会到了生活在"陌生"与"期待"之中的痛苦与喜悦。 写到这里,我都觉得我有些矫情,比起很多同龄人,我的经历轻如鸿毛,我就像温室的花朵一样。于是我回昆以后,我向父母示弱,表示在广州真的呆不下去了,就这样我便辞去了我人生中第一份正式的工作。在这份被辞去的工作中,我不知道如何好好工作,但是我知道我学会了喝茶! 回昆后,是毕业论文答辩,就在这几天,学校组织了招聘会,于是,我抬着我的简历群发了一遍,我记得发到六大茶山的时候,是我最后一张简历。 (代表六大茶山进行才艺展示) 2014年5月14日星期三,六大茶山行政的王经理邀我面试,她从我的特长了解到我喜欢写字和画画,于是叫我带上作品面试六大茶山阮殿蓉董事长秘书一职,作为地道的昆明盘龙区人,我对金星片区还算很了解,但是却没有听说过伟龙广场,看了看地图,原来就在金星立交桥边上。 不一会儿,我找到了公司,顺楼而上,楼梯边全是照片,很有情怀,我想这大概就是"六大茶山"了。一个曲靖口音的大姐叫我坐,大姐冲了一杯很苦的茶给我喝,这茶也太烈了,随后嘴里都是回甘,这应该是我从广州回来以后喝到的第一杯普洱茶!几分钟后,王经理带我去见董事长,我想,那么快就能见到公司老大,瞬间开始紧张了! (这竟然是一个人,演技已爆棚!!!) 我,依然是青涩的我! 顺着贴满照片的走道,最里面这个房间,就是董事长的办公室。走进这个办公室,里面有一个戴眼镜的、美丽的、有些端庄大方的、和我妈妈年龄大小的亲切的阿姨。办公室装修很古朴,有好多书,好多摆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西湖牌13寸小电视。 坐下后,王经理介绍我面前的这位阿姨就是董事长,我瞬间就紧张了,我记得来之前我看了很多关于六山的资料,当然还有董事长阮殿蓉,据说她被业界称为普洱茶皇后。 见到她后我记不得我们说了什么,我只记得她说,下周一到公司上班,我有些抖,于是说了句:很感谢老师给我这次机会!说出来我就后悔了,我怎么还在说"老师,老师",这可是普洱茶皇后。 我紧张的抬着曲靖大姐给我倒的"苦茶"走出了她的办公室,暗想:秘书是干嘛的?我该怎么办?我给学文秘专业的好朋友打电话,甚至还亲自去曲靖找她,向她请教注意事项。 5月20日,星期一,我穿戴整齐,早早的到了公司,我不知道我要做什么,王经理给了我公司的年鉴,我开始翻阅,上千款饼茶把我吓晕了!我在想,编写年鉴的人会不会昏掉!我顺着目录翻看几时次,什么号级饼茶,同号收藏饼,生肖饼茶,印级饼茶,可以兴茶砖都是些什么呀? 翻看产品说明,出现"过渡型乔木"原料的字眼,我只知道灌木、乔木,从未听说过渡性乔木,不知道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了多少个问号!此时,我觉得对于茶,对于普洱茶我真的不懂。 到了中午,是喝茶的时间,同事们约我喝茶,作为新员工,我主动的坐上了许久未坐的主泡台,为他们泡茶。这次泡茶是我人生中泡茶最紧张的一次,手很抖,"挖掘机"的功力也使不上来,差点被水烫了。 (著名的六山"挖掘机"式) 就这样,我认识了一个人叫"蔡孃",她穿着一件粉红色的衬衫,皮肤很白,脚貌似受伤了,说话很有条理,感觉有些严厉。这时,王经理说:小赵,这个蔡经理是做茶叶的专家,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请教她! 因为我的办公桌和大厅的茶台很近,这位蔡孃基本每天都要在那里试茶,不知从何时起我悄悄的走向她,看见她就问她各种关于茶叶的问题,直到现在。后来发现她真的是个普洱茶的百科全书!也是公司最年轻的老员工! 那个时候微信的朋友圈刚流行起来,在朋友圈里我发现有人发类似链接的东西,不知道是怎么编写的。这个链接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微刊,出于好奇,我摸索着申请了一个账号,每天发送阮殿蓉董事长的说茶栏目,文章来源于她著作的《我的人文普洱》。 因为这本书需要再版,每天我都要到她的房间大声朗读一篇《我的人文普洱》中的文章,从《我的普洱观》中知道了"我自己的普洱观";从《时间的重量》中知道了"普洱茶的时间论";从《我的版纳缘》中知道了民族与普洱茶,爱情与茶,亲情与茶!这样一篇又一篇的文章,逐字逐句中貌似让我读懂了她! 以前经常看书,但是从来没有读出来过,也不好意思读,因为校稿的需要,我不放过任何一个字,她看着,我读着,就像老师要求学生读书一样。我想起第一次见到她时也紧张的叫老师,其实一点也没有叫错。就这样,从《我的人文普洱》中建立了我对普洱茶的认知,建立了对茶的认知。 ( 非著名女屌丝+摄影师) 有一天,公司来了一位广州的客人,他要喝的是"龙马同庆号",他着装很时尚,这时的我还不知道"龙马同庆号"是何物。我按照常规投茶量冲泡,他说味道淡,后来,他抓了一大把放入壶中,把水烧沸,闷泡一分钟。 他再喝说:够味!后来什么"下关铁饼"、"7542"、"8582"接踵而至,在我看来这些茶长得都一样,真搞不懂他们是怎么辨别的!这时阮董事长说:这饼茶绝对不可能是80年代的,是90年代末期的,因为小飞上有一个傣文的"茶"。她这么一说我更加疑惑了,她如同一个文物鉴定专家,这个文物就是"普洱茶"。这个普洱茶皇后的背后有说不完的故事,让我对普洱的兴趣愈演愈烈! 就这样,对于茶我便一发不可收拾,成了一个喜欢茶的女纸。 (茶,让生活变得优雅) 文·图|赵思明 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秘书,微信号:tx112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