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行由品第一》:"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有情",梵语萨埵(Sattva),乃是有情识的众生之意,与山水草木等无情识之物相对而言之。有情,是有感知、感悟的生命系统,即有心灵结构内涵的各种风貌气象。 ↑ 程秋一作品 五祖弘忍大师与惠能偈语"有情来下种"的"种",是慧根,而"因地果还生"的"果"是慧觉。"无情"当然无种,但无性(自性)也属于无情之物。 无情,即无生。"生"是"心"的禅意生发。"生"和"心"结合在一起,驱动生命情识的漂移。人们将看见的东西说出来,便是"有情",人们将"有情"付诸语言和行动的诗意禅心,便是一种觉悟。 无情之物,不能与之言说。因为无情和有情是两个世界。站在有情界,不能讨论无情界。 你能知道一朵花在"想"什么吗?你也不知道一片云霞漂移的自性光华。当然,你可以将有情赋之无情,使无情看似有情。譬如屈原《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即将无情之物,觉为有情的信物。信,则有情。 佛法是有情(众生)之法,但却超越世俗观念中的"有情",预示生命的开示和觉醒。 ↑ 雨石作品 佛经译者将"萨埵"译为"有情",万般巧妙。佛经的"有情"虽然非世俗的"有情",但世俗的"有情",却是生发于佛经的"有情"(众生)之中。 世俗所谓"有情",是孝悌、情义、友爱、感恩、怜悯、信义、良知等普世价值内涵,而"无情"则与同样的价值观相反。 世俗的"有情"和"无情"相互衬托,构成善-恶、美-丑。 世俗中的情识,包涵善-恶、美-丑等二元两端。此"有情"和"无情",是情识的二元结构。有情识,即有善-恶和美-丑,形成众生化的人格。而在佛性人格中,善-恶、美-丑的二元人格、二元心灵结构是执障的根源之一。所以,佛性人格要以断绝执障为出发点,以证得菩提般若。 佛性人格的觉悟,首先要在学理上摒弃非此即彼、非善即恶、非正即反的二元论心灵结构。惠能说,"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就是此义。惠能在广州法性寺与印宗法师言:"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善根不断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五蕴十八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作者:李森 1966年11月6日生,云南省腾冲县人。当代著名诗人、学者。1988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并留校任教。现任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云南大学中国当代文艺研究所所长。中华文艺复兴研究小组组长、论坛主席。已在国内外出版《李森诗选》《屋宇》《中国风车》《春荒》等诗集与《画布上的影子》《荒诞而迷人的游戏》《苍山夜话》《动物世说》《美学的谎言》等16部著作,主编《新诗品--昆明芝加哥小组》诗刊和《复兴纪》丛刊。《他们》诗派成员。"漂移说"诗学流派的创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