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投资大益茶,“大益模式”告诉你!

  我是小小发酵师,今天说的这个话题源于一些茶友的疑惑,主要有几点:为什么现在做投资言必称普洱,做普洱言必称大益?为什么大益茶特别是热门茶那么好变现,类似于硬通货?为什么一些其他知名品牌的茶比如×关、中茶以及一些古树纯料企业的产品价格不透明,也不好变现,不是说品质为王吗,为什么我的茶没人要?

  当然问这些问题的人毫无例外是刚入门的菜鸟,听信别人的忽悠和引导,砸一堆茶在手里,搞的自己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所以今天特此解释一下,以正视听,以儆效尤。

  我们首先应该明白一点,越陈越香注定了普洱茶有投资的属性,而要使投资可行,缺的不是产品,也不是资金,而是投资的平台,不是大圆普洱那种人造型,而是"大益模式"下扎根市场,遵循价值规律的交易结构。

  何谓"大益模式",往明里说,就是大益茶的投资协作卷进了大批的大益系统和非系统的庄家,散客,并且由此形成了一个流动式变动型的组织系统;往黑里说,就是大益投资方式将大批大批的人拉下了水,使大家不自觉的组成了一个既相互合作、又充斥竞争、即同舟共济又尔虞我诈利益团体;用书面化的语言,就是大益的投资模式是一种充分地调动了广泛的社会资源,在追逐产品资本收益的前提下形成的一种大众参与的开放、自由的协作系统。

  而这样的模式已经形成了一种惯例,大家都是下意识的举动,做普洱茶的一般都会屯大益这已经司空见惯,惯例固定下来以后往往会形成潜规则,而规则具有导向性,将会使市场行为常态化。

  在大益模式内部,有系统内的厂家、经销商(渠道商)、专营店以及依附于他们的个人投资者、藏家;系统外的二手、大藏家和附属于他们的小投资者,包括各个独立档口的商家、其他品牌商及其经销商、跑货的中介等等;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利益团体,经销商和专营店一伙、二手一伙、大藏家一伙;基于交易的各类社交平台,QQ群、微信公众号、微信群,透明的报价系统,比如东和,经由各方博弈而形成的一些潜在的规则和制度,比如期货价,期货交易模式,做空、做多等等。最重要的当然就是维持这个系统运行的血液-资金,这方面向来不缺,中国一向缺乏投资手段,社会闲散和潜伏的资金不知道有多少,如此情况下,整个结构内部人、资金、协作架构、制度全部完备,就可以很好的保证它自身的稳定和持续运行了,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可以很好的解释了。

  在这种模式内,必然要有巨量的库存,而有了资金的保证,在行业忽上忽下的行情变化下,必然有赚有赔,赚的还想赚,赔的当然不甘心,在趋利性的举动下,产品不断流动,从而产生了旺盛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在市场火热的时候,所以产品的变现不是问题。

  这是一个分工明确、互相制约、平衡有序的生态系统,谁也不敢持强凌弱、破坏规则,厂家制定出厂价和配货价要充分考虑经销商的利益,芳村也会通过市价的形成来制约和影响厂家的决策,二手更会从中作梗,或做空,或打压,散客藏家也会通过买卖行为来检验厂家营销的有效性,而厂家更是会通过调节价格、调节库存来对付市场不利于自己的行为,有时几方也会结成利益同盟,来对付另一方,这样环环相扣,一物降一物就形成了一个稳定的闭环,这决定了"大益模式"会长期存在。

  这种模式将尽可能多的人卷了进去,囊括进这个开放的协作体系,而进入的门槛恰恰也不高,这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市场资金存量和投资人的积极性,正如有人说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大成果在于将数以亿计的人口卷进了世界经济的协作中,即普惠了老百姓也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大益模式"的公开透明的价格,产品极佳的流通和变现性也使得投资人的资本收益有了保障的可能。

  所以不要仅仅把"大益模式"认为是期货交易模式,那未免太狭隘了,那只是"大益模式"的一环而已,而时至今日,这样的模式已经难以复制了。因为行业的风口已经过去了,12、13、14年就是一个不错的时机,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在这段时间形成大益那样规模集群的效应,那以后也不会再出现大益这样的模式,这不仅仅是行业在渐趋理性的发展,更是大益已经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已经有足够的空间够大家玩了,市场没有动力再去搞一个新的出来,更何况"大益模式"形成的庞大利益集团更是一个巨大的阻力,谈何容易!

  这就是你投资大益茶的原因,唯有在这种模式下,投资可持续,未来的收益可保证,产品变现才有可能,抛开"大益模式"除非你有雄厚的资金和号召力,投资才可实现,否则还是不要玩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