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无界海报# 大师配方,拼配标杆 【无界】是巅茶福字号系列产品。作为标杆产品,从2012年至2016年,巅茶每年都会生产一款延续其标杆标准。说到这里,茶友们肯定会好奇为什么【无界】能被称之为巅茶标杆呢?小编马上为大家解开心中疑问。 大师级配方 2012年【无界】是巅茶首次制作拼配的一款古树茶,严格按照巅茶工艺制作毛茶,用大师配方、让老班章之气与易武的柔韵充分配搭、用南糯的中和醇厚调配滑竹梁子的尖锐,期望成为第一代巅茶拼配经典,值得收藏。其配方比例如下: 配方比例:易武30%,滑竹梁子15%,布朗山18%,巴达山10%,南糯山12%,老班章10%,邦葳5% 而2015年【无界】延续2012、2013、2014配方,传承2012年经典无界,并提升综合口感,融合度极佳,得到众人好评。 #2015无界延续前面三年的配方并综合提升# 七大名山,博取众长,成就标杆 【无界】糅合七个地方的均衡性,其古树拼配的技术是出于把易武(30%)当主要的骨体,易武古树的蜜甜与柔和力就像太极一样渗透我们人体内部的体感与经络。 但是它对口感的直接冲击力不强,所以用新茶布朗山(18%)与老班章(10%)的口腔直接强霸气度与生津快速特点用到当中,当然又不能过多,多了就会掠夺口腔带给以后的丰富蜜甜感觉。 追溯从茶气气度来说,易武是走上升趋势的,布朗山与老班章茶区气度是走下坡度的。巴达山(10%)的主要特色就是纯甜与单一的嫩滑度,滑竹梁子(15%)古树茶特色香气高扬,甜度与香气直接会融到茶汤里面去的,所以勐海地区很多茶放几年就会出现甘蔗甜香。 但是滑竹梁子的茶涩度很高,用邦葳(5%)的厚重喉感均衡这种涩感,令整个口感丰富协调起来。南糯山古树作用就是融合这些六个茶区的各项特色,起到载体作用,它会不偏不移显其中性作用。 七大名山古树,既能博取其长,又能弥补其短,时光如催化剂一般,让【无界】日臻完美! 收藏魅力,静待惊喜 【无界】按照巅茶重揉捻,紧条出来的晒青毛茶标准。毛茶经过除杂,高温消毒等一系列工艺蒸压出来,里面各项指标与内含物,微生物等都处于休眠状态。所以新茶无界现喝起来并不是很耐泡水味偏重,香气更不容易体会出。 而存放2-3年后,【无界】的茶气慢慢展现出现绵绵厚力、霸气展现,给口腔与身体带来惊喜与冲击力,让人感受各山头完美拼配带来的无与伦比的其妙味道。 2012&2015对泡 本次选用2012年【无界】与2015年【无界】进行对泡,尽量通过相同的手法与条件进行对比品鉴。 2012年【无界】到目前为止经历了近5年陈化,无簇茶工艺; 2012年【无界】到目前为止经历了近2年陈化,有簇茶工艺; 冲泡步骤 天气:晴天; 茶器、水:吉谷壶煮水,一品怡水、巅茶180cc的盖碗,投茶量各10克; 2012无界|2015无界冲泡手法相同 醒茶:水静止不翻滚后,大水注水开盖醒茶30秒,快速出汤; 发茶:开盖浸泡10秒快速出汤; 第一泡至三泡大水注水不浸泡,均出汤时间8秒; 第四泡浸泡5秒,第五泡浸泡10秒,第六泡浸泡15秒,均出汤时间8秒; 第七泡浸泡15秒,第八,九,十泡依次递增。 香气评述 2012无界:花蜜香飘扬,但持久度一般; 2015无界:花果香浓郁,且杯底留香持久; 汤色对比 由以下汤色对比可以看出 2012年无界:汤色橙黄厚实,从茶汤粘稠,内含物质丰富,第六泡后汤色逐泡变浅;但仍然较2015年的深(年份差距还是很容易体现的); 2015年无界:汤色金黄透亮,第四、五泡汤色稍深,八泡后汤色变化不大,耐泡度高; #左2012,右2015,以上为1、5、8泡汤色对比# 滋味对比 2012年无界: 第1~3泡:轻苦涩,入口滋味饱满稠滑,茶气足,缓缓生津,回甘明显。 第4~6泡:微苦涩,口感依旧饱满,稠滑更显细腻,生津强,回甘后劲足,显喉韵; 第7~10泡:苦涩褪去,厚度及稠度逐泡下降,水路细腻,尾水甜滑持久! 2015年无界: 第1~3泡:微苦不涩,鲜爽有活性,生津明显,缓缓回甘,杯底香淡; 第4~6泡:轻苦微涩,稠度凸显,厚度更饱满,生津强烈,绵绵回甘,齿缝留香; 第7~10泡:微苦涩,厚度稍降,稠滑依旧,舌底生津回甘,耐泡度高; 10泡后尾水冰糖甜十足。 综合评述 2012年无界由于没有簇茶工艺,香气高扬,但留杯不持久;茶汤橙黄有质感,滋味厚重饱满,粘稠顺滑、茶气十足、回甘生津强烈,尾水细腻甜滑! 再观2015无界,花果香馥郁沉实不飘,杯香持久,茶汤金黄剔透;前两泡滋味稍薄,但厚度及稠度逐泡递增,且较鲜爽,颊齿生津、回甘绵绵,经久耐泡,尾水冰糖甜! #各年份无界包装一览# 【无界】作为巅茶的古树拼配标杆,其最大的特点是内质丰富,入口滑甜且绵绵厚力,同时各方面的表现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渗透着"均衡"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