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名趁早南糯山

  翻开尘封的历史,你会惊讶地发现,"南糯山"三个字有很多标签,不仅仅只代表茶叶,还留下许多历史文化演变的轨迹。

  1938年,回族商人白孟愚在云南省财政厅的支持下,到南糯山创办思普茶叶实验场(即今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前身),把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制茶机器从国外运进南糯山。与此同时,设立南糯山种茶场,新开辟茶园1100亩,种植茶树数十万株,存活17万株,于1945年投产。
  设立南糯制茶厂,用当时先进的制茶机制出第一批红茶、绿茶,白孟愚曾将这些机制红茶销到了香港、缅甸、印度,在南糯山茶厂写下了云南现代化制茶的第一页。
  据很多老人回忆,白孟愚在制茶之余,穷己之力,扶持茶农,在哈尼人中间,推进茶叶的科学种植与生产,被僾伲人称为"孔明老爹在世"。1938年云南省府"有调查普思边地之举",一位名叫姚荷生的清华学生,参加调查队之后出版专著《水摆夷风土记》。在姚荷生的笔下,当时的勐海,已是茶的都市:"从前十二版纳出产的茶叶先运到思茅普洱,制成紧压茶,所以称为普洱茶。"

  由于茶叶经济的勃兴,勐海逐渐的"摩登"了,不仅道路铺上了柏油,建筑新式的医院、中学、图书馆和电灯厂也建立起来。这儿,有说汉话、穿西装、打网球、喝咖啡牛奶并把子女送入学校读汉书的勐海土司刀良臣;有学识渊博协助车里县长筑路的勐混代办刀栋材;有会说英语和缅文的留学生土司刀栋柏;有边地英雄柯树勋之婿、富极穷边的群龙之首、茶商李拂一……"透过文字我们看到因便利的交通条件南糯山茶叶得到最高利用率,为当时创造出巨大财富。
  因时局动荡,1948年底,白孟愚离开南糯山茶厂,可他留下的基础为后人带来了无尽的机遇与财富。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南糯山随处可见许多直径在0.3米以上,树高3米至5米的大茶树。1951年南糯山茶叶实验场旧址上成立了云南省茶叶科研所,南糯山成为云南省茶叶科研的摇篮。同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周鹏举在僾尼猎人的带领下深入山箐之中,发现了那棵株高5.5米、基部围粗达1.38米被世界瞩目的"茶树王"。

  1954年,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闻讯而到南糯山考察,随后,国内茶叶界专家、教授、学者赶赴南糯山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技人员一起对"茶树王"进行多学科综合考察论证,最终保守的认为树龄800多年,属栽培型茶树王。
  因为"茶树王"的发现,南糯山三个字走进了植物学界视野,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往茶树王所在古茶山的公路逐步修通,慕名前往南糯山考察、探访、参观茶树王的专家、学者、游人不断增多。1988年12月,台湾茶艺大陆观光团一行11人到了南糯山朝拜茶树王,看到茶树王"年长高寿",敬叹不已,频频鞠躬,敬之为茶树祖先。
  人们沿山修建了800层台阶通向茶王树的山梁上,朝拜者一步一叩,800叩,叩倒在茶王的面前,那份神圣的情感和绝无仅有的肃穆,把当时的南糯山推举到人类已知茶山的颠峰。无奈在万众"关怀"下,1995年秋这株栽培型茶树王不幸"仙逝"。
  茶王树的死去对于南糯山石头寨原住民纠朗而言是一种无法言喻的痛惜,年逾六旬的纠朗从小就在茶林里长大,对于南糯山的每一寸土地有着深厚特殊的情感,他说,僾伲人称茶王树为"沙归拨妈",僾尼语中"沙归"是人名,"拨妈"是大树蓬,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沙归的大茶树"。"失去'沙归拨妈'就像失去一位看着我们祖辈长大的亲人朋友,我们南糯山除了茶叶基本没什么经济作物,茶叶是我们从古至今唯一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记得小时候茶树很大很茂密,我们常常从一棵茶树上,直接跳到另一棵茶树上玩耍。"纠朗回忆道。

  当时大多是外乡人来收毛料,茶叶买不起价,初制所在2005年解散。"90年代之前,我们整座南糯山的茶叶统统交给勐海茶厂,我自己做初制所的时候,收购的茶叶不分寨子,没有大树茶、小树茶、台地茶的区分,更没听说过什么古树纯料茶的概念,我们都没想到初制所解散一两年后,普洱茶会那么火,细分得如此具体。"纠朗说。
  南糯山算得上是云南茶山中成名最早的一批了,交通便利、生态良好,为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南糯山虽然成名很早,但是,南糯山的茶叶在过去要么做成名优绿茶、红茶,要么为大厂供应原料,缺乏自己的独立身份。随着本世纪初以来,市场把目光聚焦到普洱茶,尤其是2008年以后,古树纯料的概念渐渐推开,南糯山30个寨子,同山不同味的普洱古树茶资源和优势,被各大中小型普洱茶企业发掘出来,大家纷纷入驻抢夺古树茶资源。
  从此南糯山的标签不再只是普洱茶大厂的原料基地,而是有了自己的独立身份,南糯山及其产茶的各个寨子的名字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茶企出产的茶品上,一些寨子的纯料普洱茶也成了茶客们追捧对象,比如丫口寨、石头寨、姑娘寨、半坡寨等等。甚至还有专做南糯山纯料茶的茶企,南糯山彻底完成了从台后走到台前,拥有为自己名字代言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