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杂志采访茶人:王心

  普洱杂志采访茶人:王心

  在北京城早春三月的晨光里,我拨下王心的电话--"您拨的电话已关机"。独自享受完一顿西式自助午餐之后,再次拨下王心的电话,是他带着点惺忪睡意的声音--"好,下午见!"在光影斑驳的小茶馆,品完一杯下午茶,王心才姗姗而来,在平常的日子里,这个时段,王心的一天才刚刚开始--"谁让咱是退休人士啊!"

  刚入不惑之年的王心早已宣告退休--"我是当兵10年,经商10年,退休7年。"2005年,他爱上一个做普洱茶的姑娘,结果后来姑娘走了,茶留下来了,他把对姑娘的爱转移到了茶上面,玩茶,不"闲"怎么行呢?从此他将那些繁琐枯燥的商业报表弃之脑后,用心玩起普洱茶来。

  说起茶,王心很快打开了话匣子,频频抛出他的那些"魔鬼理论",也不乏精辟之言,遂将对话内容记录如下:

  "泡茶如泡妞"

  普洱:您在江湖中人称"北泡",在泡茶上您有什么心得吗?

  王心:这是茶友们的抬爱加戏说。泡茶就是个熟练工种,熟能生巧,没有什么神奇的,只要烫不了手就会泡茶,五岁小孩都能泡。关键是要用心泡,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很了不起了。说到用心,泡茶和泡妞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一,都得用心,你给茶多少,茶就给你多少。很多人常常说,我对这姑娘已经够好了,为什么她还没有嫁给我啊?谁说你对人家好,人家就要嫁给你啊!谁说你用心泡这个茶,茶就一定会像你想象的那样好喝啊?不是!是你用心对她的时候,她给你一个最真实、最朴实、最直接的回馈。真实的东西通常离美就很近了,是在这个基础上,你给茶多少,茶就给你多少,你对这个姑娘多好,姑娘就会给你一个最真实的回馈,和嫁不嫁给你没有关系。

  第二,一片茶,特别是普洱茶,你光看着美是没有用的,一定要上手泡。很多茶看起来很美,但是一冲,感受一落千丈,猜中那开头却没猜中那结局。这种感受在喝普洱茶的时候经常有,因为普洱茶牵扯到后期的转化,包括仓储、周边环境等等。很多姑娘就是这样,看着像空姐,一张口就成地勤了。

  第三,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我相信每个男人心里都藏着一个永远不可能日夜厮守的姑娘。好比你天天喝50年代的红印,充其量把它喝明白喝透彻了,但是如果能够在很特别的场合与几个茶友分享一泡难得的、稀有的茶,你会多另外一种感受,就叫刻骨铭心--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

  普洱:那在您的记忆中,除了姑娘,还有过什么关于茶的刻骨铭心的感受吗?

  王心:什么好茶我也都喝得差不多了,唯一还值得叙述的一件事情应该是2007年贡茶回归普洱的时候,当时请回了一个金瓜贡茶、一桶七子饼、一盒茶膏,我作为普洱专家组的一员有幸参加鉴赏。我们打开了一桶七子饼,那是我目前为止唯一一次见过有包装纸的号级茶,是1895年的向质卿号,包装上都有字,雕版印刷的,满版小蓝字,荷叶包。那泡茶是我泡的,因为我比较爱干活嘛,刚喝到那第一泡茶的时候,就一句话:"忒难喝了!"谁要是忽悠说那泡茶好喝,那肯定是胡说八道,因为现在故宫的地宫放了很多樟脑球,第一口下去,全是樟脑球味,直到三泡以后,樟脑球味没有了,慢慢触碰到这个茶的灵魂的时候,百年纯干仓的魅力才开始彰显。1895年的茶,茶汤的颜色依然是红透明亮,这已经不单是茶汤的感官感受了,而是与文化和历史交流的感受了。绝大部分文物都是以触碰和观赏的方式去鉴赏的,只有普洱茶能够以嗅觉的、味觉的、体感的方式去鉴赏,这才是最令人灵魂出窍的。其实它的口感,用我们评鉴的经验来讲,感觉这茶也就是三四十年的口感,但是它的存放年代是不容置疑的。这泡茶传承有序地告诉我们普洱茶的陈化远远没有达到我们所知道的时间限度,我们现在还无法知道,普洱茶真正能够放多久。

  "别再为难茶她老人家治病救人了!"

  普洱:怎样才能做到用心泡茶?

  王心:泡茶--就是用心的力量去引领,引领你领略不经期许的艳遇,每一刻都是惊喜,更是感激。"泡"中感悟引领,"茶"中感受极致。现如今我们脖子以上很发达,脖子以下则麻木。用脑是过往经历来判断,用心是当下真实去感受。判断有对有错,当下的感受则是真实。尽情的用感受去欣赏,每一叶茶和水缠绵交融的喜悦,泡茶很容易,只要能感受她润物细无声的那份喜悦。当我们从修行的角度去泡茶的时候,会呼吸的紫砂壶、茶、水都是有生命的,当生命与生命之间开始交流、沟通、互动,这一刻是禅的境界。

  喝茶也是应该要做减法的,越喝越简单,越喝越明白,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喜欢和不喜欢。喝茶就在于心身愉悦,少拿喝茶的药用忽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相信五千年前这是真的。但今天连青霉素都out了,先锋都N号的时代,就别再为难她老人家治病救人了。保健已经是她莫大的功德,再说还有什么比独斟或群品,带给我们的那份身心愉悦,对我们更好的呢?

  普洱:江湖传闻心哥煮茶独领风骚,是哪番风骚呢?

  王心:我主要是煮普洱老茶的叶底,泡茶只能泡出茶叶内含物质的35%,煮最初是出于珍惜,谁知成就了经典。一泡完美的煮茶呈现在你面前时,请不要误读她的眼神。老茶叶底,最后温暖的光芒甚至超过她年轻时所有的眼神。煮茶(叶底),是茶对鞠躬尽瘁的诠释和理解。煮茶必冷水,可拼配,缓慢的加热,在不同的温度萃取精华,汤沸止,须用心如此反复数次,始可成一壶汤亮水清,口感层次分明,细腻甜香的煮茶。

  "老茶叶底最后温暖的光芒甚至超过她年轻时所有的目眼神。"

  普洱:可以说茶已经是您生活的一部分了,那么您怎么来诠释这样一种与茶有关的生活方式呢?

  王心:应该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生活方式,就是一种精致化的生活,就是对生活本身有那么一点要求。当你关注的不再是开门七件事,而去关注君子七件事(琴、棋、书、画、诗、酒、茶)的时候,你就会有要求了,对一花一草一木都有要求,对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有要求、都讲究。会对茶、对水、对器皿、对环境就有要求了。现在古典主义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了,茶馆也是这种生活方式的精英聚集地,我希望能够推动和引领这种潮流。要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理解我们传承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精神,而茶是最好的承载物。

  普洱:听说您收藏了几百把铁壶、银壶和各种茶道用具,能说说这些年您在收藏铁壶过程中的一些故事和心得吗?

  王心:就是无心插柳,一不留神柳成荫的感受。本来只想买一把壶用用来着,谁曾想看到的永远比自己拥有的好,就这样一步步滑向"深渊"。我买茶具是消费,几年前压根没往收藏上攀。后来就是想啊,既然退休了就找个项目养老,茶馆是最佳选择。找地方难啊,就先买点茶具银壶什么的吧,也算是战略储备。谁曾想,3年了愣是没找到开茶馆的地方,不知不觉中茶道具多到装备几个茶馆都绰绰有余了。有点像温火煮青蛙,活活把自己消费成了个茶具收藏者了。转载自《普洱》杂志2011年五期!